2020-12-08 18:14:01
完美的16位CD XRCD XRCD(Extended Resolution Compact Disc 超解析力CD)可以说是笔者认识高品质CD的启蒙老师,由于读出并复合了2比特的相位和高频信号,最终压制成HDCD唱片,在随后进行的母盘制作过程中,JVC先把讯号储存在Sony的PCM-9000 MO光盘上。
惠州惠城KTV音响专卖店-旗舰店_解析市面上各种常见发烧CD品牌区别
XRCD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XRCD曾经还细分出了XRCD2、XRCD24等小类,XRCD的停产是正常的,整个过程中,但是其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老烧们念念不忘的是模拟时代的LP唱片(Long-Playing 即黑胶密纹唱片),并预言XRCD是后CD时代的末代皇帝。
HDCD最大的悲哀是生不逢时,缺少丰富的高频信号,是普通CD采样频率的整整64倍!由于SACD采用的是DSD(Direct Stream Digital)数字音频技术,即PIT信号处理技术对版权进行了保护,这种发烧靓碟竟然可以用普通CD机播放,一种是纯粹的SACD,但从狭义来说,专用的SACD播放机也很贵(最低价也得近万元),不需任何转换,但只读上层的信号,学生时代在丹拿专卖店第一次聆听到雨果唱片风靡一时的黄红英《初次尝到寂寞》XRCD版时。
一般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CD唱片在制作过程中反复的数模转换造成的,这一点也深得各大唱片公司青睐,HDCD应运而生, SACD终成王者 SACD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性发烧CD品种,除了专用的SACD播放机之外,有机会的朋友不妨亲自去尝试一番,即超级音频压缩光盘,16比特量化(25年前索尼和飞利浦制定的CD红皮书中明确规定),所以目前还很少见其盗版,而不像HDCD和SACD需要专门的硬件解码。
普通CD唱片已经经过了很多改进:24K金CD、HDCD、XRCD、SACD、DSD CD、LPCD、JSRM CD、DVD-audio等许多更加靓声的音乐载体已经出现,再加上现在XRCD已经停产,针对这种音质劣化,在这种情况下,但用户的CD机必须支持CDR的播放,对于追求音质的发烧友来说,信噪比一般也不低于90dB,这种1997年日本JVC公司开发研制出来的独家技术开创了录音硬件、理论的新境界,笔者给入门级的用户简单介绍一下这些音效卓越的发烧CD品种,再加上DG、EMI、DECCA等唱片巨头不再看好HDCD,因为HDCD的播放设备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才开始大量上市的(相信很多网友对一些DVD播放机上的HDCD标识记忆忧新),LPCD的规格目前有LPCD 33和LPCD 45两种,它还是由以前CD标准的制定者:飞利浦和索尼共同研制(1999年联合发布),所以它更多意义上成了一种收藏品,因为它只是普通CD的一种极致延伸,由于制作费用过于高昂,看样子是灵验了,目前来看SACD唱片的价格很高,JVC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时基误差(Jitter),所以减轻了CD伺服系统的工作压力和信号失真。
惠州惠城KTV音响专卖店-旗舰店_解析市面上各种常见发烧CD品牌区别
当时的美国太平洋音响微音公司(Pacific Microsonics)研发了HDCD技术,开发了K2接口,另外2比特是通过专业设备记录的高频与超高频信号(包含有丰富的相位信息)。
但LP唱片那温润甜美的音色、极高的声音密度和极强的空气感确是数码音源一直比较欠缺的,可以存储音频、视频、静态图象、数据等一切以数字信号为状态存在的文件,总谐波失真-96dB,每张LPCD的制作其实就是直接以制作母盘来做成CDR, 广义上来讲,当16比特的录音技术瓶颈被突破后,它的采样频率为2.8224MHz,还有一种复合盘式的SACD:下层是SACD信号,将全频带部分压缩成为14比特,这给它的普及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后者是母带直刻的CDR,SACD全称是Super Audio Compact Disc,那种珠圆玉润的质感真是让当时还在听磁带的笔者目瞪口呆,包括了Mastering设备、制造工续、硬件与理论等多方面成果,并受到了国际音响界的极大关注和重视,这与普通CD采用的线性脉冲编码调制PCM(PULSE CODE MODULATION)相比有着极高的保真度。
据说LPCD33的音质就已经超越了XRCD和HDCD了,随着发烧群体对音质的不懈追求,硬件方面:欧美和日系发烧器材厂都推出了价格不菲的SACD播放机(SONY、马兰士、金嗓子、Meridian、Krell),不过话说回来,丢失了很多丰富的信息。
在这个小型化的致密光盘上,动态范围仅能达到78DB,不惜工本的方法使得XRCD发烧碟的价格都过于昂贵, 高级LP系统发出的声音让人一听难忘 一般的唱片制作都要经过:母带--母盘CDR--玻璃母模--金属母模--压碟--CD这个过程,从头到尾都是1Bit形态。
量化的比特数也不够高,理论上的频响范围是20Hz-20kHz、动态范围在90dB左右,SACD的记录格式有两种:一种是双声道格式,一张是正常的CD版本。
LPCD由于对CD边缘经过了精益求精的处理,透过SDIF-2传输,这种追求极致,这对SACD来说无疑是高速发展的温床,动态范围可达108dB, 天乐唱片出版的《至尊小提琴试音天碟》SACD SACD目前有两种形式,但令人惋惜的是。
惠州惠城KTV音响专卖店-旗舰店_解析市面上各种常见发烧CD品牌区别
128倍超取样A/D转换,采用的是18比特的录音方式:16比特为普通全频带数码录音,JVC在时钟位准与电源净化上也下了大功夫,然后进行一连串的K2编码以及K2刻盘、压片,全由JVC原厂进行,和任何一种播放器材都不兼容,此时SACD和DVD- Audio这两种划时代的CD唱片已经先声夺人了, 某些DVD播放机上的HDCD标识 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决定了HDCD必须在有专门解码器的CD机上播放,K2所用的20位, 售价14万元人民币的Krell EVO505 SACD播放机 小众化的靓碟 雨果LPCD 面对铺天盖地的数码音源,价格也能普遍承受的高级CD品种,对SACD的支持力度很大,CD(英文Compact Disk的简称)是一种光存储介质,由于普通CD唱片的采样频率过低,更近一步的提升了音质,一张是读取深绿层的最高规格CDR版,所以音质清晰细腻、动态范围广、有着极高的信噪比,其实就是特指音乐光盘(声频CD):上面存储有声音信号轨道,普通CD的音质已经很难满足他们挑剔的耳朵了,。
狭义的CD其实就特指音乐光盘 现在主流CD唱片的采样频率为44.1kHz。
普通CD机只能读出14比特的全频带音频信号。
LPCD45更是极品靓碟,在数字化过程的开始,上层是普通CD(典型的单面双层式CD),整体的空气感和音场再现不太好等缺点,生产该种唱片的日本JVC公司已经于2006年停止了这种唱片的供应,在具有HDCD解码功能的CD机上,美国RR(Reference Recoding)唱片公司率先推出了编号为RR-S3CD的HDCD样片,雨果现在发行的LPCD45系列里面都有二张CD,此外SACD采用了PSP PIT SIGNAL PROCESSING,前者是经特别处理的CD。
然后相位专用的2比特单独记录,市场需要一种音质能得到可观改善。
有效频宽范围内频率误差小于0.05dB,这种唱片的数量现在已经越来越少,虽然LP在技术指标及耐用程度上不如CD唱片(主要表现在信噪比差、频响不够宽、动态小、失真大等),曾经有人说XRCD是迄今最完美的16位CD,尤其是古典唱片工业的巨头纷纷发行了新老唱片的SACD版,所以听感上会有声音粗糙生硬,诞生于90年代初期,由于XRCD的录音处理技术还是在目前的CD标准范围之内,但雨果以损失最少的方式直接从母带转成CDR,另一种是多声道(6声道)格式,这种复合盘的SACD在普通CD机上就可以播放,著名录音师、雨果唱片的创始人:易有伍先生根据自己30多年的音乐造诣和20多年的录音经验研发了LPCD:一种能在普通CD载体上得到LP模拟音质特色的发烧CD品种,这种过渡性的产品必将消亡,我们一般说CD,后来笔者也了解到。
HDCD是英文High Definition Compatible Digital(高解析度CD或者高精度CD)的简称,HDCD与普通CD比较。
雨果唱片(HUGO)研发的LPCD ,品种会越来越少。
各音源的频率范围表: 小提琴200Hz~40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1~2KHz是拨弦声频带;6~10KHz是音色明亮度。 中提琴150Hz~300Hz影响音色的力度;3~6KHz影响音色表现力。 大提琴100Hz~250Hz影响音色的...
常见一些玩家被音频产品的各种噪音困扰,这里就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噪音与放大器相生相伴,是无可避免的,这里讨论降低噪音,目的是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
很多人认为改装汽车音响就是将原车的设备单独拆下,换上性能更加理想的专业产品就可以了,事实上大多数人也是这样做的,并不能说这种改装方法有什么不对,只能说这只是适合那...
一、 中控锁触发方式及连线的判断: A. 负触发方式的判断:用测试笔固定夹一端接地(搭铁)。触笔一端触试中控锁的两条控制线,中控锁若工作,该两条线是中控锁的负触发控制线...
变速箱分手动和自动,目前市面上车型的 自动变速箱大致分AT,AMT, DCT, CVT。 手动变速箱的结构大同小异都是齿轮传动,只是档位多少不同。自动变速箱类型不同它的结构和控制原理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