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16:39:40
作为新人,你应当更多去埋头苦干苦学,别急于表现自我。部门本来状况良好,你就像大象闯进了瓷器店,把一切搞得乱七八糟。
从大学外贸专业毕业后,黄亚旭进入广州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在经济危机之下还能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他倍加珍惜。
新人要表现出应有的积极性
首先,黄亚旭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达公司,最后一个离开。但是,在领导表扬他工作积极时,部门里其他几个每天准时下班的同事脸上却浮现了不高兴的神色;
其次,他在做完自己本职工作之后,觉得意犹未尽,又将部门同事还没来得及完成的工作一并做了,但他满怀得意地告诉同事时,他没有留意到同事眼中一掠而过的尴尬;
第三,他尽力参与公司一切事务,表现出一个新人应有的积极性。所以,每次公司有研讨会,他都激情满怀地滔滔不绝。
不久,集团举行了工作测评。业绩中等的黄亚旭的综合评分竟排在最后一名!同事珍妮好心地告诉他:作为新人,你应当更多去埋头苦干苦学,别急于表现自我。部门本来状况良好,你就像大象闯进了瓷器店,把一切搞得乱七八糟。
剖析:触犯规则逐一解
珍妮告诉黄亚旭,在过去半年中,他触犯了下面三条潜规则:
潜规则一:个人表现VS集体表现--应当更多去埋头苦干苦学
黄亚旭在工作中只考虑到发挥自己的能力,却没有顾虑到他这种行动在侧面上影响了其他同事的表现——因为黄亚旭的过分积极表现,那些按时完成工作、可以准时下班的同事,显得工作不称职似的。
潜规则二:积极参与VS克制缄默--别急于表现自我
每一家公司召开企业发展研讨会都有不同的目的。有的是给公司员工一个提出意见的平台,有的是进行业务探讨。以往召开这种研究会时,老同事之所以保持缄默,想先听听领导对大家的意见和指导。而黄亚旭只考虑到要积极参与公司事务,表现自我,显得不够虚心。
潜规则三:业绩重要VS准则重要
作为一名营销界的新人,黄亚旭并不太知道追求销售业绩是第一位,没有足够漂亮的业绩拿出来说话,同时,他对于追求业绩过程中某些工作准则的把握也不甚清楚。在追求业绩的过程中,同时还忽视了对公司潜在准则的遵守。
启示:三步招式法让新人认识潜规则
招式一:仔细观察法--仔细观察企业中群体性行为的习惯
作为一名新员工,应仔细观察企业中群体性行为的表现及习惯。如开会发言的习惯、工作方式的习惯,内部信息沟通的方式等等,从这些侧面就可以判断一个企业长久以来形成了什么样的组织文化——是倾向于表现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是鼓励新人积极参与争取表现还是以谈资论辈为导向的。
招式二:虚心咨询法--新人可向老员工虚心请教咨询
企业文化的承载体实质上是人而不是企业。所以,企业中的老员工往往是企业文化最忠实的支持者或者被同化者,他们的行为准则与思维习惯在某些侧面也可以视为该企业潜规则的表现者。新人可向老员工虚心请教咨询,了解组织的喜好、领导的管理风格等等内容,然后推断出自己不应该触犯的雷区有哪一些。
招式三:横向对比法--了解高层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以及企业文化
新人可以将自己所在企业,与同行的企业进行对比,从企业的策略、员工行为、发展的目标、营销的手法多个方面去比较,从中可以更清楚了自己企业有哪些特有的组织行为方式,比如对于企业道德准则的看法、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企业业绩之间的权衡度。它们可以反映出最高层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以及企业文化。
原标题:消防物联网解决消防行业面临的三大核心问题——乐鸟 智慧消防是城市消防建设的必然趋势,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智慧...
在面试时,不少职场人与好工作失之交臂的原因是缺乏经验——缺乏工作经验是其一,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缺乏面试时的“肢体语言”经验。在与人面对面直接交流时,语言所起到的...
人在职场,不争取必遭淘汰;而太过争取,必遭孤立。 宋先生今年28岁,6年来,从一名懵懂的大专毕业生,成长为太原市一家上市房地产公司部门经理,历经坎坷。在他看来,自己的小...
“女性在职场中是更容易成功的,因为她们能够跨越性别的限制”,这是一位女性企业家说过的一句话。在职场中崭露头角的女性越来越多,她们身上就具有这5项职场魅力。 注意五个...
正值毕业季来临,大四的学生们都在忙着找工作,赶场子似的参加一场又一场的招聘会。对即将踏入的职场,这些新人都储备了极高的工作热情,欲在职场上尽情挥洒。有工作热情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