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15:52:49
“90后”来了!职场上最看淡薪酬的人? 专家建议“90后”,注重职业幸福感观念不容置疑,但不要轻易否定一个工作机会
ps学费多少钱,90后职场上最看淡薪酬的人
“更勇于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最看淡薪酬待遇”、“最不在意企业的知名度”……毕业季到来,一声“90后”来了,预示着一代新人将全面进入就业市场,而一份最新的职场报告透露着这代人不同以往的就业价值观。雇主、企业文化、求职者本人,将碰擦出怎样的火花?
“90后”,职场前辈想对你们
不要轻易否定一个工作机会。尽管你们现在的工作选择机会更多,也有更强的职业生涯理念,但是对于社会和企业的了解还是不够,不要轻易否定一个“看上去”不理想的工作。可以更多地了解或做一段时间后再选择。
不要消耗在各种海量的“轻信息”中,微博等SNS平台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缺乏深度,你们要在人生观和专业领域中深入下去,比如多看一些好书,增加专业的深度和人生的厚度。
ps学费多少钱,90后职场上最看淡薪酬的人
团队合作一直是企业用人不变的衡量标准,拥有强烈个人色彩的“90后”,要学习如何融合到团队中和企业文化中。
不担心牛奶和面包,对工作“敢爱敢恨”的一代
不同年代生人对于职场的观念是否有不同?最近,智联招聘把“80后”、“90后”职场人分成三组:“80-84年”、“85-90年”,“90后”。结果发现,与“70后”、“80后”在求职时相对“迫切”与“低调”不同,“90后”敢于大声说出自己对工作的要求,选择“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意愿明显强过“80后”,专家说,这反映出他们更看重工作对于自我价值和理想的实现。
“90后”中选择“该工作是自己喜欢做的”的人数最多,“85-90后”次之,“80-84年”最少。在“较高的薪酬待遇”一栏,“80-84年”中,以这项作为求职考虑因素的人最多,“85-90后”次之,“90后”最少。
“90后”中选择“为了生存”的人最少,而“80-84年”最多;选择“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90后”小组最多;“80-84年”的最少。
涉及到最终的职业目标,创业潮也在影响着中国最年轻的这一代职场人,最新的“2012年应届毕业生求职力调研”显示,将未来的职业目标锁定在自主创业的“90后”毕业生占到了总体的5.8%。比起成为光鲜的职业经理人,似乎自己当老板的诱惑力更大。
ps学费多少钱,90后职场上最看淡薪酬的人
“90后”这一代出生于相对富裕的家庭,不用分担养家的责任,所以更勇于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喜欢的工作。此外,从就业大环境看,人才市场的供需天平已经开始向求职者的一端倾斜,“90后”的就业环境好于以往,客观上让他们有更多的工作选择。
“最佳雇主”调整企业文化,“90后”被宠坏机会不小?
“90后求职者进入人才市场,正在用人单位里刮起一股微妙的改革,尤其是那些对应届生颇为看重的”最佳雇主(多为500强企业),正开始相应地调整企业文化或用人观念,以便更好地接纳这批新新人类。
业内人士观察,与自己所在的企业,“90后”更忠实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相比于职业,“90后”则表示更忠实于自己。企业认为,“90后”不靠谱,“90后”却认为自己思想独立、自信。企业与“90后”之间存在着认知的错位,这一特点会给企业管理带来不小的挑战。
在用人问题上,智联招聘CEO郭盛认为,优秀的企业要擅于“与90后共舞”。从招聘到入职,从领导艺术到心灵疏导,企业应注意建设全新的雇主形象。
新进职场的“90后”员工,工作历史几乎是一片空白,他们正跃跃欲试地想要发挥和证明自己的能力,管理者首先需要做的是给“90后”以信心和动力;在管理上,企业要更为人性化;“90后”员工注重自我感受,行事往往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所以他们大多属于“情绪劳动力”;对他们进行细节关怀,就是打造一条感情纽带,使他们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另外,企业还要注意给“90后”更多的学习机会,让“90后”有成长感;在招聘环节要把握好人岗匹配,注意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让“90后”能够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一系列用人新政,被雇主不同程度地推行,但也有人分析,如此迎合“90后”,会否宠坏一代人?
利弊之间,实则最终取决于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从大环境看,目前市场对人才需求大,供小于求,“90后”被宠坏的机会看来不小。
第一步,转变建议 薪酬打点转变需要书面文件来获得公司全体高管的撑持,因为不是公司所有人都能和转变倡议者一样看得那么远。转变倡议者所要做的是追求最适当的体例来说服他们...
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薪酬泛指一切报酬,包括金钱报酬和非金钱报酬。金钱报酬又可分为间接金钱报酬和直接现金收入。间接金钱报酬包括员工福利、保障、事业...
许多人在跨进外企公司时,就会拿到一份员工守则,其中有一条是这么写的:不要把自己的工资随便泄露给他人,也不要去打听别人的薪水。然而,在白领员工中,薪水永远是最敏感的...
增城市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选取30家纺织服装、电子设备、鞋业、五金制品、塑料等聘用外来务工人员200名以上的企业开展用工需求调查,涉及外来务工人员11379人。此次抽样调查发现...
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最新薪酬调查趋势报告显示,香港职场阴霾渐散,今年中高管理层薪酬普遍增长,零售丶建筑及酒店业成创造职位“引擎”。 薪酬趋势报告显示,香港大多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