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创意小产品设计,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低就业群体的特征

2020-12-25 15:59:00

多功能创意小产品设计,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低就业群体的特征

在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女性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本科为15.9%,高职高专为19.4%)高于男性毕业生(本科为9.6%,高职高专为9.4%)。

2011届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在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就业的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高,为17.5%;在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内蒙古、山西)就业的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为11.2%。在2011届就业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中,在西南区域经济体(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就业的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高,为17.8%;在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就业的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为12.8%。

毕业半年后在地级城市及以下就业的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高,本科为17.2%,高职高专为18.3%;而在直辖市就业的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本科为6.2%,高职高专为7.9%。

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就业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高,本科为20.7%,高职高专为26.5%。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本科为7.5%,高职高专为8.1%。“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就业的低就业比例高主要是由于自愿低就业造成的。

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来自“无业与退休”家庭的毕业生半年后的低就业比例最高,本科为13.7%,高职高专为18.5%。

2011届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社区工作者职业类的低就业比例最高,为43.8%;其次为行政/后勤职业类,为32.1%。2011届就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从事行政/后勤职业类的低就业比例最高,为35.3%;其次为保险职业类,为28.3%。

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在政府及公共管理行业类就业的低就业比例最高,本科为27.2%,高职高专为34.6%;其次为行政、商业辅助业行业类,本科为24.3%,高职高专为28.2%。

相关推荐

网站首页 | BBS论坛